最近期货配资门户,美欧各国都在催中国审批稀土出口许可进度。
最新消息是,欧洲喜获“提速”,但美国还得再等等。
欧洲汽车供应商协会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,中方许可证的发放速度从25% 提高到 60%,而且大部分供应商的申请已获通过,所以这个月不至于“弹尽粮绝“。
不过他顺带提了下美国,“如果终端用户位于美国,或者产品经印度等第三国转运的情况,则需要面临更长时间的审批,或者无法得到优先处理”。再看美国那边的情况,确实“不容乐观”。
几乎是同一天,美国福特汽车对外哭诉,中国还没走完稀土磁铁的审批流程,以至于他们的一些工厂已经停工整整三周了。
欧洲和美国两种情形,难道是我们双标了吗?
自然不是。
2024年6月起,中国颁布的《稀土管理条例》让稀土出口变得可追溯、可核查。这项条例是非歧视性的,不针对特定国家。
欧洲和美国两方感觉稀土申请难度不同,根本原因是相关企业对稀土的用途不一样。
众所周知,稀土具有军民两用属性,它不仅是汽车,芯片制造的必须元素,在国防建设中,它也是战斗机,无人机,导弹的重要材料,像是美国的F-35战斗机,每一架战斗机需要48公斤稀土材料,而一艘核潜艇则需要 4173 公斤稀土材料。
也就是说,若对方进口中国稀土,是为了扰乱地区稳定,或是与中国恶性竞争,中国是要慎重考虑的。
欧盟这些年对华作为确实让人无语,从2023 年开始,他们就一直活在对“不公平补贴” 的臆想中,多次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不合理关税。
在刚刚过去的G7集团领导人峰会上,冯德莱恩又一次大肆渲染中国“经济威胁”,污蔑中国将稀土当做对抗世界各国的武器,撺掇美国及欧洲各国对华加征关税。
但中国和欧洲国家的博弈还没有紧张到卡脖子的地步,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:
1,欧洲国家一系列手段并未对中国在欧贸易造成实质影响。2024 年开始,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越欧盟,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两方的经济体量差距正在拉大,今年1月到5月,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又创造新纪录,达到1170亿美元。中欧之间具有经济互补性,当下我们对欧盟,及其他欧洲国家采取宽严并济的策略更为合适。
2,欧盟虽然别扭,但欧洲主要国家像法国,德国,意大利都意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,只是在中美势能兴衰交替时,他们也难以坚定立场。那中国作为大国,为推行多边外交,寻求战略平衡,促进经济全球化等多重原因都愿意跟欧洲搞好关系。所以,中方愿意给欧洲企业加速审批。
而美国呢?特朗普上台后,中美关系紧张加剧,目的一是为维系霸权,二是给中国制造地缘压力,企图拉慢中国的发展速度。
对此,中国自然不会坐以待毙。6月中旬,中国通过了美国部分车企的稀土申请。但另一些公司的申请确实迟迟没有进度。
这些都是什么企业?有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・马丁公司进口中国稀土用于F-22 战斗机制造;有美国通用汽车申请中国稀土是为了生产军用卡车;有美国雷神公司申请中国稀土是为了生产更多防空导弹。
这些企业中不少曾被中国列入制裁名单,自己做了啥心里没点数,还舔着脸申请稀土,中国不给好脸也正常了。
话说回来,中国对稀土的出口管理有自主权,根本无需被他国左右。
美欧等国也有自己的出口管理条例,美国有《出口管制改革法》,欧盟有《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》,美日等40 个国家有联合签署的《瓦森纳协定》,当他们按照自己的出口管理条例管理本国物资时,也从没在意过他国的需求和想法。
过去很多年,中国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,对稀土出口宽松管理,各国不仅不知感恩,还用中国物资制造对华威胁。如今,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理是理所当然,面对欧美各大企业的卖惨哭穷,中国真的是可以理解,但同情不了一点!
(图片源自豆包AI)
众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